成本法核算
在成本法下,關于現(xiàn)金股利的處理涉及到三個賬戶,即“應收股利”賬戶、“投資收益”賬戶和“長期股權投資”賬戶。
“長期股權投資”賬戶金額的確定比較復雜,具體作法是:當投資后應收股利的累積數(shù)大于投資后應得凈利的累積數(shù)時,其差額即為累積沖減投資成本的金額,然后再根據(jù)前期已累積沖減的投資成本調整本期應沖減或恢復的投資成本;當投資后應收股利的累積數(shù)小于或等于投資后應得凈利的累積數(shù)時,若前期存有尚未恢復的投資成本,則首先將尚未恢復數(shù)額全額恢復,然后再確認投資收益。
“應收股利”科目和“長期股權投資”科目發(fā)生額的計算公式如下:“應收股利”科目發(fā)生額=本期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(xiàn)金股利×投資持股比例 “長期股權投資”科目發(fā)生額=(投資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分派的利潤或現(xiàn)金股利-投資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實現(xiàn)的凈損益)×投資持股比例-投資企業(yè)已沖減的投資成本 或:長期股權投資”科目發(fā)生額=(應收股利的累積數(shù)-投資后應得凈利的累積數(shù))-投資企業(yè)已沖減的投資成本
應用上述公式計算時,若計算結果為正數(shù),則為本期應沖減的投資成本,在“長期股權投資”科目貸方反映;若計算結果為負數(shù),則為本期應恢復的投資成本,在“長期股權投資”科目借方反映,但恢復數(shù)不能大于原沖減數(shù)。
例子
【例】A公司2007年1月1日,以銀行存款購入C公司10%的股份,并準備長期持有,采用成本法核算。C公司于2007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06年度的現(xiàn)金股利100000元,C公司2007年實現(xiàn)凈利潤400000元。2007年5月2日宣告發(fā)放現(xiàn)金股利時,投資企業(yè)按投資持股比例計算的份額應沖減投資成本。會計分錄為:借:應收股利 10000貸:長期股權投資——C公司 10000
(1)若2008年5月1日C公司宣告分派2007年現(xiàn)金股利300000元應收股利=300000×10%=30000元應收股利累積數(shù)=10000+30000=40000元投資后應得凈利累積數(shù)=0+400000×10%=40000元因應收股利累積數(shù)等于投資后應得凈利累積數(shù),所以應將原沖減的投資成本10000元恢復?;颍骸伴L期股權投資”科目發(fā)生額=(40000-40000)-10000=-10000元,應恢復投資成本10000元。會計分錄為:借:應收股利 30000 長期股權投資——C公司10000貸:投資收益 40000
(2)若C公司2008年5月1日宣告分派2007年現(xiàn)金股利450000元應收股利=450000×10%=45000元應收股利累積數(shù)=10000+45000=55000元投資后應得凈利累積數(shù)=0+400000×10%=40000元累計沖減投資成本的金額為15000元(55000-40000),因已累積沖減投資成本10000元,所以本期應沖減投資成本5000元?;颍骸伴L期股權投資”科目發(fā)生額=(55000-40000)-10000=5000元,應沖減投資成本5000元。會計分錄為:借:應收股利 45000 貸:長期股權投資——C公司 5000 投資收益 40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