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,直播、短視頻等內容形式迎來爆發(fā)式增長,大批網紅應運而生,網紅帶貨這種門檻低、高回報的銷售形式迅速贏得商家青睞。然而,虛假宣傳騙消費者購買低劣產品、直播數據造假騙商家多給廣告費等問題凸顯。
一名90后在沈陽一家大型國企上班,從口紅、包包到剛買的雪地靴都是網紅推薦下在電商平臺購買的,這些年沒少“剁手”。她坦言一些產品確實不錯,但也有網紅直播時說的天花亂墜,到手后發(fā)現其實不怎么樣的產品,什錦棗夾核桃就是其中一例。不僅質量不過關,退換貨維權難,她是在評論區(qū)要到的淘寶店鋪鏈接。為了拿到“滿100元減5元”的優(yōu)惠券,她加了名為“良心零食鋪@萱萱”的商家微信號,支付方式是發(fā)的微信紅包。7天后,她提出退貨時,店鋪已經下架了該產品,并且微信拉黑了她。
去年10月10日的淘寶直播皮草節(jié),主播“薇婭”一晚就賣出皮草1.5億元,強大的銷售數據讓皮草店店主胡斐心動。今年1月,她在快手平臺找到一位粉絲100萬的主播帶貨,半小時推薦了13件貂絨大衣,結果僅賣出1144元,而她投下的廣告費卻近10萬元。事后調查發(fā)現,該主播活躍粉絲僅有6.8萬人。該主播卻辯稱:“哪有數據不造假的,只不過假的占多少而已。我有好幾萬粉絲,能不能賣得動要看產品好不好,我只管推廣,不負責‘變現(流量變成現金收益)’?!眴栴}頻出仍火爆不已。
與其說跟風買網紅產品,不如說不知道買什么,需要一個免費的“消費顧問”。其實明知道有入坑的風險,但總認為只要擦亮眼睛還是能避免。網紅“明星化”,粉絲經濟勢不可擋,盡管網紅帶貨有種種問題,但是通過網紅代言的方式來促進電商增長已是大勢所趨。不少商家選擇網紅帶貨的方式促銷,有些粉絲有時候僅僅是因為喜歡網紅策劃出的形象而“打賞性”地買東西?!半p11”在即,各種廣告已經開始狂轟濫炸,消費者一定要擦亮眼睛,不要輕信網紅對產品功效的宣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