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將的規(guī)則
麻將基本玩法:打麻將為4人,分別為東、南、西、北。 每人手里抓13張牌,通過吃牌、碰牌、杠牌等方式,使手牌按照相關規(guī)定的牌型條件和牌。
一副麻將牌總共為42種、144張麻將牌,分別由數(shù)牌(萬、條、筒)、字牌(四風、東南西北風,三元、中發(fā)白)和花牌(春夏秋冬梅蘭竹菊)所組成。其中打“素麻將”使用34種,136張麻將牌(即不用花牌),這136張麻將牌也叫基本牌,打“花麻將”使用144張麻將牌,也叫全麻將牌。
洗牌:把麻將牌全反扣過來(圖案朝下),四位玩家一起雙手搓動牌,使牌均勻而無序地運動,稱為“洗牌”(這個動作有地方稱之為搓),所以也有地方稱其為搓麻將,也就是玩麻將的意思。
碼牌:將麻將牌洗均勻之后,兩張牌上下摞在一起為一墩,各自為18墩,并碼成牌墻擺在自己門前。
起牌:由莊家開始抓下兩墩,其余三家按逆時針方向,即東南西北依次序輪流抓牌,每次抓兩墩,每人抓三次(12張),莊家跳牌(即隔一墩抓上層的兩張牌),其他三家再依次各抓一張,起牌完畢。莊家為14張牌,其他三家各為13張牌。
抓牌:順序是莊家、南家、西家、北家。抓牌時,上家打出牌后,自己才能抓牌,上家未打出牌,自己不能動手摸牌。
出牌:每抓進或吃、碰、開杠、補花后,只要不和牌,就要打出一張牌。
贏牌:贏牌的一般標準是,三個組合(三張一樣,或者三張順子),再加上兩張一樣(俗稱將牌)的對牌,即為贏牌,亦稱為和牌,有的地方也稱其為胡牌(諧音)。
基本術語及一般規(guī)定:1、輪行牌一周為一輪。2、盤每次起牌到和牌子或荒牌為一盤。3、圈四人各坐一次莊為一圈。4、局每打完四圈或達到規(guī)定時間為一局。5、圈風每局比賽圈數(shù)的標志。第一圈為東風圈,第二圈為南風圈,第三圈為西風圈,第四圈為北風圈。6、門風運動員每盤座位的標志。莊家為東風,下家為南風,對家為西風,上家為北風。7、定位運動員按抽簽號碼確定的桌號及方位。8、莊家、旁家門風東者為莊家,其余均為旁家。無論是否和牌,莊家不連莊。9、輪轉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按競賽規(guī)程的規(guī)定進行位置調換。10、手牌擺在自己門前的牌為手牌,標準數(shù)為13張。行牌過程中包括擺亮在門前的順子、刻子、杠;開杠多出的牌補花不計算在3張標準牌數(shù)內。11、將牌按基本牌型和牌時必須具備的單獨組合的對子。12、順子3張同花色序數(shù)相連的牌。13、刻子3張相同的牌。碰出的為明刻,抓在手中的暗刻。14、對子兩張相同的牌。15、字牌指風牌和箭牌,風牌為東、南、西、北。箭牌為中、發(fā)、白。16、幺九牌序牌中的一、九及字牌。17、吃牌指上家打出牌后,報“吃”者把自己的兩張牌取出加在一起組成順子,并且按規(guī)定將此副牌擺亮在立牌前。18、碰牌指任一家打出牌后,報“碰”者把自己的對子取出,加在一起組成一副刻子,并且按規(guī)定將此副牌擺亮在立牌前。19、杠報開杠的4張相同的牌。20、補花抓到花牌后,明放在立牌前,并從牌墻最后補一張牌。21、聽牌只差所需要的一張牌即能和牌的狀態(tài)。22、和牌符合規(guī)定的牌型條件,達到或超過起和分標準并報和牌的行為。23、和自己抓進成和的牌,并報和牌。24、點和和他人打出的牌。25、報牌行牌者宣布吃牌、碰牌、開杠、補花或和牌。26、番種是具有一定分值的各種牌張組合的形式或和牌方式的稱謂。27、罰張被判定受處罰的牌。28、單放成和牌的那一張牌,不可隨意插入手牌之中,就單獨擺放,以便核查。29、多張、少張和牌前,手牌數(shù)多于或少于規(guī)定的數(shù)量。30、荒牌每盤抓完第144張牌,打出后仍無人和牌。31、詐和不符合《規(guī)則》規(guī)定條件而宣布和牌。32、牌墻、牌城四人各自在門前碼成18墩牌,即稱牌墻。四道牌墻左右相接稱牌城。33、牌池即四道墻圍起的區(qū)域。